返回

流放,医妃搬空库房悠哉逃荒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346章 风家到来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北江叛军,除去那些不成气候的,如今大致分为两派。

    一派是占领了皇城的北派,主公姓章,据说原本是个书生。

    其出身平民,自从年少中举后,在官场备受欺凌。

    饥荒后,家中所有亲人都死去,他在村口立起一根旗帜就反了,手底如今大概十五万人。

    另一派是占领了西边和东边的东派,主公是个屠夫,这一派的实力不如北派,但胜在人多,地域辽阔,如今大概二十多万人。

    随着朝廷迁都,那些不入流的叛军难民,渐渐朝北派和东派靠拢。

    两派摩擦是时常有的,但大致的矛头都对准朝廷。

    所以皇帝在迁都路上遇到了数次刺杀。

    .......

    临近年关,这场雪却越下越大,隐隐有不会停的趋势。

    北江因为有水泥路和煤炭,倒是没怎么受影响。

    前来投靠的百姓和文人越来越多,混进来的奸细自然也多。

    不止有北江叛军派来的,还有周边国家派来的。

    北江虽然国力弱,但地域辽阔,气候适宜。

    不少国家都虎视眈眈,想等着北江彻底乱起来,冲进来分一杯羹。

    特别是魏昭,云秦,还有西南的凤舞国。

    凤舞国地处西南,没有临近海边。

    盐业,漕运,商贸都得靠外进口,早就对北江的地界虎视眈眈。

    凤舞国在七国中也很特殊,因为它是唯一的女人为主宰的国家,女尊男卑。

    为了查明奸细,谢菱专门组织了一队侦查小兵,由安临章当队长。

    可队中的人手却不够,哪里都挪不出人,最后勉勉强强挪出了四十个人。

    随着百姓和士兵的增加,思南的人才还是稀缺。

    通常一个公务员要管理十几户人家,登记,管理,带领百姓进入村庄........忙得连轴转,一整天累得觉都睡不了。

    顾危加大了福利力度,想吸引更多的人才前来。

    就在顾危和谢菱被人才问题困扰时,二人没想到,才过几天,这个问题就被暂时解决了。

    这日,大雪纷飞。

    思南城外的水泥路上,出现了一队人马。

    这群人不论男女,全部广袖长衫,博带高冠,像是从千年前的壁画上走出来的古人,典雅素净,仪态端方。

    为首的是个年轻男子,他一到城门口便熟稔的拍了拍守城士兵的肩膀,“老张,快去跟县令大人说,我把家里人接来了。”

    这人明显是和他认识的,笑道:“好嘞。”

    没一会儿,周辞岁就出来了,带着风间清璃和他的家人往城区走。

    顾危早就预留出了风家人的住所,就在县令府后面,方便他们工作。

    风家人不论男女,全都熟读四书五经,通晓国策。

    一路上,风间清璃已经和他们解释过了思南的政策。

    因此,当天晚上,风家人便上岗了。

    对于手底的工作,风家人处理得行云流水,只能用游刃有余来形容。

    连周辞岁都惊了。

    这风间清璃到底什么来头?

    他就没听说北江哪个家族如此有文化底蕴,每一个单拎出来,都有北江名臣的实力。

    特别是风家那几个白发苍苍的长老和族长,才华比起他都不遑相让。

    也不是他骄傲。

    要知道,像他这样的人才,整个七国都算凤毛麟角,去哪当幕僚都能收到优待。

    而风家,竟然有四五个!

    这样的人,当个公务员委实大材小用了。

    但他相信,以思南的发展趋势,会有他们大展身手,挥斥方遒的一天。

    至于风家为什么这么多人才,周辞岁也闭紧了嘴巴,没问多的。

    谁都有秘密,大家心照不宣即可,不必看太清楚。

    风家人虽然从小便识字认书,学习政论国策,但这还是他们第一次展现才华,运用于实际。

    包括那几个白发苍苍的长老,也是小辈们的教习老师,尽管大半生都在研究如何辅佐君王,治理国家,安抚民众........但以往一直是纸上谈兵,分析历史战事。

    第一次真实接触到百姓,他们全都激动得大半夜没睡,彼此间讨论得热火朝天。

    “这是谁想出来的政策,真实推翻了老夫以往所有的认知。”

    “看来一味从历史中汲取经验也是不行的,总要向前发展.......谢主薄说的那个词,什么创新!对,创新!”

    风族长轻笑,吹了吹眼前的茶盏,仰头一饮而尽。

    他们风家隐居了千年。

    终于可以出山,重见天日了。

    曾经在青史上留名的风家,终有一日会再次熠熠生辉。

    成为君王......最好的辅佐!

    风间清璃回来后,跟几个长老说了前不久遇

第346章 风家到来(1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